印尼和埃及曾一度传出采购中国歼-10C战机的消息,甚至有具体的数量和价格流出,引发了不少关注。尤其是在传闻最盛时,歼-10C似乎成为了许多国家的潜在选择。然而股票配资门户推荐,随着印尼首架法国“阵风”战机的下线和埃及转向采购无人机的决策,这些看似即将实现的采购计划戛然而止,原本热议的“中制战机出口”话题也因此股票配资门户推荐沉寂。
回想最初的那些采购风波,尽管歼-10C的性能无可挑剔,仍旧无法阻止印尼和埃及的态度转变。这背后,真正的阻力来自于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,特别是来自美国和法国等大国的外交施压,给这些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困扰。
印尼的情形尤为典型。2023年8月12日,法国达索公司为印尼制造的首架“阵风”B型双座战斗机正式下线,标志着印尼与法国签署的42架阵风战机采购合同的正式实施。这个合同金额超过80亿美元,预计2026年交付。与此对比,印尼一度考虑购买中国歼-10C的消息频繁出现,尤其是在印巴冲突中,歼-10C凭借其卓越的表现,迅速在军事舆论中赢得了声誉。印尼媒体曾报道称,印尼正考虑采购42架二手歼-10C,甚至有意恢复与俄罗斯的苏-35谈判。
展开剩余76%然而,在短短几个月内,印尼首架阵风战机的下线宣告了这一切的终结。分析认为,印尼从未真正放弃购买法国战机的计划,而有关歼-10C的讨论,可能只是印尼在与法国谈判采购细节时的一种策略性举动,目的是争取更有利的价格和交付条件。事实上,在此期间,印尼不仅没有减少与西方国家的合作,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军事采购规模。印尼在2024年与土耳其签订了48架KAAN战斗机的采购合同,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,并与美国波音公司签署了采购24架F-15战机的协议,合计采购了超过114架现代化战机,金额达到280亿美元以上。
这一系列巨额采购显示出印尼在财政和技术能力上的考量,而其对于歼-10C的兴趣,实际上更像是与西方国家进行谈判时的一个策略性姿态。印尼早已明确了自己的“主力战机体系”,并且在现代化军力的建设中,已经做出了相应的部署。
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埃及身上。2025年,埃及军购计划的转向同样令人吃惊。8月9日,阿拉伯防务网站报道称,埃及计划放弃原定的采购40架歼-10C,转而采购性价比更高的WJ-700“猎鹰”无人机。在此之前,埃及对歼-10C表现出过极大的兴趣。尤其是印巴空战中,歼-10C的优异表现让埃及军方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,甚至有报道称,埃及与中方已经进行了深入的谈判,并准备签署采购合同。
然而,现实情况却是,40架歼-10C的采购金额几乎耗尽了埃及的年军费预算,显然不切实际。埃及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,一直以来受到美方的军事援助。其空军现有的主力战机包括218架F-16、54架阵风和来自法国的幻影系列战机,任何新的战机采购,都必须考虑与现有军事体系的兼容性。在此背景下,采购中制战机势必面临巨大的技术整合问题,还可能触动美国的制裁底线,给埃及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。
与其冒险采购歼-10C,埃及最终选择了更为灵活且成本更低的WJ-700无人机系统。这款无人机虽不具备传统战机的打击能力,但在侦察和打击任务中具备极高的性价比,其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,使用起来更加灵活。这一选择看似保守,但却恰恰是基于埃及当前战略需求的务实之举。
无论是印尼还是埃及,对歼-10C的性能从未真正表示质疑。事实上,歼-10C在中国国内的广泛部署、其出口意图以及在实战中的出色表现,都证明了这款战机具备成为国际市场主力战机的潜力。尤其是搭载霹雳-15超视距空空导弹后,歼-10C的综合打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,成为许多国家重新审视中制战机的一个重要契机。
然而,战机的采购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性能的较量,更是一个涉及政治立场、军事联盟、后勤保障和外交关系的复杂博弈。对于印尼和埃及等国家而言,选择中制战机往往意味着需要重新构建一整套新的军事体系,面临的技术整合、培训和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问题,也让它们不得不权衡利弊。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,这些国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保证安全、减少风险的选项,而非单纯依赖性能最强的战机。
因此,尽管歼-10C在技术上具备极强的竞争力,印尼和埃及的最终选择却展现了在现代军事采购中,政治和战略考量往往比单纯的性能更为重要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