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的相关报道指出,我国的“空中小摩托”——PD-2900远程察打一体无人机已经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。这一进展无疑将大幅提升我军在第二岛链的火力投射密度,预计可达到原有的百倍以上。随着全球对低成本高效战术武器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十大配资app,受伊朗沙希德136无人机(同样被称为“空中小摩托”)成功应用的启发,多个国家纷纷推出了类似产品。例如,美国研发了名为“LUCAS”的低成本无人作战攻击系统,而俄罗斯则推出了“天竺葵”系列无人机。
尽管“LUCAS”无人机短期内仍难以摆脱对中国零部件的依赖,俄罗斯的“天竺葵”系列也曾通过灰色渠道获取中国发动机用于其无人机项目。然而,PD-2900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技术领先。PD-2900无人机在去年首次亮相,由中国普度国际航空技术(东莞)有限公司研发生产。它的机长为3.97米,翼展为2.95米,最大起飞重量为220公斤,采用了两台活塞式发动机。这款无人机的最大航程可达到2500公里,最大飞行速度为200公里/小时,续航时间可持续12小时,实用升限为5000米,战斗部重量可达100公斤——是沙希德136的两倍,具备摧毁加固工事、装甲目标及滩头防御系统的强大能力。
展开剩余71%与传统的自杀式攻击无人机不同,PD-2900并不只是单纯进行自爆攻击。它的设计允许其携带40枚2.5公斤级的“袖剑”导弹,使其具备了类似“空中导弹卡车”的功能。因此,PD-2900更准确地应被称为“远程察打一体无人机”。这款无人机的亮点之一在于其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。虽然两台摩托车发动机的成本已高达1万元人民币,但得益于整机的优化设计、3D打印技术和规模化生产,PD-2900的总体成本大幅降低。据悉,其出厂价仅为8000元人民币,摊入研发成本后,单机售价仍然不到1.2万元人民币,远低于传统武器系统的成本。
若与其他同类装备相比,PD-2900的性价比则显得尤为突出。例如,伊朗的沙希德136无人机成本为2万美元,俄罗斯的“天竺葵2”无人机单价为3万美元,而美国的“LUCAS”无人机造价则高达4万美元。可以说,PD-2900的造价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低的。这种低成本也为PD-2900提供了更大的性能提升空间,其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机身和凯夫拉防爆油箱等先进设计,还配备了跳频和自组网功能的抗干扰通信系统,并支持北斗系统提供超高精度的导航定位。这一切都使得PD-2900的作战性能远超沙希德136和“天竺葵2”无人机,堪称当前最先进的“空中小摩托”。
至于PD-2900的产能,虽然量产刚刚启动,但我们可以通过俄乌冲突的情况做出初步估算。到5月底为止,俄罗斯的“沙赫德-136”和“天竺葵-2”无人机产量已达到每月2700架,乌克兰也计划月产2000架远程无人机。根据我国现有的成熟产业链,PD-2900的产能预计可以轻松超过这些数字。我国每年可生产超过2000万台摩托车发动机,而PD-2900最核心的部件正是这两台发动机。因此,预计我军能够以每次数千架甚至更多的数量部署PD-2900,极大提升战斗力。PD-2900的火力密度将大大超过远程火箭炮,射程也远是远程火箭的5到6倍,能够覆盖第二岛链,甚至远距离打击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基地、指挥中心和后勤枢纽等战略目标。
想象一下,当成千上万架PD-2900集结,精准打击敌方战略目标的场景。如此密集的远程打击力量,足以消除“火力不足”的顾虑。可以说,PD-2900不仅是我国军事战略中的一颗“重要棋子”,更是具备战略意义的低成本高效武器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